污水处理费收缴机制不合理。污水处理厂投资大,动辄几千万到数亿元人民币,要想吸引投资、走市场化道路,就必须给投资者以回报。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水价比较低,含在其中的污水处理费则更低,难以弥补污水治理企业的运行成本。例如,亳州市现在每年收取的污水处理费在300万元左右,但污水处理厂年实际运行费用至少需要700万元,单靠收取污水处理费根本无法维持正常运行。
城市污水管网不配套,设计处理能力不匹配。如果没有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建了污水处理厂,也会面对没有污水可处理的境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后,配套管网建设往往相对滞后,导致实际污水处理量远远低于设计能力。以亳州市污水处理厂为例,这一工程是安徽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九五”计划》中的18个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之一,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8万吨,至2002年年末,包括预处理厂和氧化塘工程两大部分的污水处理厂基础工程已全部完成。但由于排水管线铺设不到位,这家污水处理厂长期处于闲置状态。目前,全市城市人口不足30万,即便所有的生活污水都能被收集处理,日产生活污水量也不会超过5万吨,更何况与其配套的污水管网完成铺设量不足总工程需要的60%,倘若在这种情况下运行污水处理厂,无疑是“大马拉小车”,导致运行成本畸高。
污水处理产业化机制不健全。由于对污水治理市场化方向缺乏系统的研究、政府缺乏公共事业市场化的经验、政府管理职责不规范造成利益化驱使,更由于城市污水治理市场化政策体系在结构、内容、层次上都还很不完善,造成政府决策具有太强的随意性和多变性,使污水治理投资中最具吸引力的回报稳定性无法充分发挥。要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污水治理的融资和运营问题,有许多的配套政策需要修改,尤其要界定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责权利关系。
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尚未形成,不正当的市场竞争和一些地区地方保护主义较严重。长期以来,由于受地区、行业条块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缺乏全国性的、开放的和规范有序的市场。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仍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如促进环保产业市场化、产业化的扶植政策不力,环保产业规模经济水平比较低等。
有鉴于此,要做好欠发达地区的污水处理产业化运作,一是要逐步完善一个能保障投资者利益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更合理的投资回报政策,使这一领域的投资回报水平趋于合理;二是落实水价改革政策,加快制订出台国家城市污水集中处理收费管理办法,逐步提高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并强化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和管理;三是规范污水处理企业的成本核算,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调动广大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和积极性;四是编制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做好污水管网配套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厂网并举、管网先行”的原则,保证污水处理厂建成后能正常运行等。◆邢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