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机床的领导认为,做“大”只是阶段性目标,最终目标是:打造“中国机床旗舰”,占据世界同行业最高点。产品向超大型、重型、高精方向发展,形成有冲击力的高端产品,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需要。
在稳固俄罗斯、意大利、德国、美国等大市场的前提下,向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等国家和非洲地区延伸,逐步加大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的销售数量,扩大利润空间,加快向国外军工、教育、石油机械等行业的转变。自主创新赢得行业话语权近十年,大连机床是在艰难的跋涉中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今天。
2000年,大连机床的固定资产只有20亿元,工程技术人员只有200多人,别说与国外相比,就是与国内排头兵企业相比都是3,4的差距。在这样的基础上,大连机床集团董事长陈永开把企业定位在“以战略取胜”。
大连机床战略的赢点在于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点的集成创新之路。2002年大连机床全资并购了美国英格索尔生产制造系统公司,实现了中国机床行业并购发达国家企业的历史性突破。2003年全资并购了美国英格索尔曲轴加工系统公司。2004年10月,又并购控股了德国兹默曼公司的70%%股权,解决了国家航天航空军工行业对五轴联动龙门式移动铣床的急需。
现在,大连机床集团麾下拥有全资、合资、控股及参股子公司24个,由过去单一的机床产业发展成为今天跨地区、跨国经营,多种经济发展并举的大型产业化集团。此外,大连机床集团已经在全球建立了5000家机床销售代理公司,建立了40家服务仓储中心,实现了全球服务的目标。技术引进实现中国创造目标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大连机床集团掌握了国外的先进技术,产品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如今,大连机床自行开发出的高速加工中心、九轴五联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机床等产品不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且达到或接近了当代世界机床的先进水平。
2004年3月大连机床集团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这是国内同行业第一家国家级技术中心。目前,该技术中心在国内有五个研究所,一个中试基地,在国外有三个技术分中心,由此构成了先进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
多年以来,在我国机床产品的需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数控机床的市场需求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形势下,作为数控机床“大脑”和“肢体”的关键功能部件却成为一个“软肋”制约中国机床产业发展。
在这场关系到振兴国家装备制造业、提高我国数控机床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字号的战役中,大连机床从2002年开始,依托下属各专业化公司,使大连机床集团进入了数控机床功能部件领域。
短短几年的时间,该公司发展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数控功能部件产业化基地。之所以称之为产业化,是因为该集团产品可以为数控机床全面配套,包括数控系统、伺服系统、滚动直线导轨、滚珠丝杠、电主轴、刀库刀塔等6大类60多个品种。全部达产后,年销售额将达到70亿元,这种规模目前在国内外同行业中绝无仅有。
在2007年9月德国EMO机床展览会上,大连机床集团作为中国唯一,也是第一次出现在北京以外的国际机床展会上的数控机床功能部件的独立展位,吸引了诸多国外客户。去年的美国展会上,大连机床集团的功能部件以“创新中国脑、武装中国造”的气魄再次成为世界诸多机床厂家的“聚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