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的回顾与展望

  点击数:505  发布时间:2009-11-06 15:14
关键词:机床
  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政府相关部门对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李长春同志等多次视察行业企业,并发表重要指示。

  2007年9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大连机床集团时做重要指示:“数控机床的水平是一个国家机械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中国要成为生产数控机床的大国。”

  2007年4月12日和2008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参观“第十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和第五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时,对加快我国机床行业发展做出重要指示:“机床行业是决定国民经济各部门技术装备水平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是工作母机。高档数控机床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的十六个科技重大专项之一,也是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点领域。在数控机床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利用改革开放,坚持以我为主,关键技术不能受制于国外”。“这几年展出的数控机床水平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针对风电等清洁能源的关键设备迅速研制成功,说明机床行业的适应能力大大加强”。

  正如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所指出,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档次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为国家的发展强大和繁荣昌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三十年来取得的成就

  (一) 行业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机床工具行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借鉴国际先进制造技术,培育了企业高水平的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以精密、高效、柔性、成套、绿色需求为方向,以改革、改组、改造为动力,购并国际名牌企业和产品,努力提高国产机床市场占有率,不断拓宽机床工具产品的发展空间。

  1977年,我国金属加工机床产量只有19.9万台,机床工具行业工业总产值只有11亿元,到2007年,产量达到60.68万台,工业总产值达到2747.72亿元,分别增长了2倍和248倍。单台机床价格增长很快,主要是数控机床近几年发展较快, 2000年数控机床产量为1.4万台,到2007年,达到12.3万台,增长了7.8倍。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机床工具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工业总产值从2000年的53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748亿元,平均年增长率超过26%;机床产值2000年世界排名第8位,到2005~2007年,连续三年世界排名第三位。产值数控化率2000年为22%,2007年达到44%。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开始向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方向迈进。全行业涌现出一批有实力的大型机床集团,如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销售额均超百亿元,双双进入世界机床企业排名前十名。此外,年销售额超20亿元的机床企业有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公司、北京第一机床厂、齐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有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和杭州机床集团公司等。大型机床集团的崛起,标志着我国机床行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

(二)数控机床发展迅速

机床工业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产业,数控机床是机床工业的核心产品。数控机床综合了数字化控制技术和精密制造技术,是高新技术的重要载体,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化的开发从“六五”开始起步,“七五”引进技术,“八五”消化吸收,“九五”攻关创新,“十五”开拓市场,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初步建立了国产数控机床的生产体系。在二十多年的历程中,国家始终重视发展数控机床产业,给予了很大支持,组织了大规模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科技攻关和研制开发等工作。如“六五 ”国家支持引进数控系统技术,组织“数控一条龙”项目攻关;“七五”国家立项支持“CAD技术研究”,“柔性制造技术和柔性制造系统(FMS)研究”;“八五”国家立项开发自主版权的数控系统产品;“九五”国家立项支持“数控技术与装备工程化研究”等。在技术改造工作中,数控机床一直是国家支持的重点对象。

我国数控金属加工机床的年产量从2000年的1.4万台,增加到2007年的12.3万台,提前三年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年产10万台的目标,数控机床年产量已居世界首位。国产机床国内市场占有率从2000年的40%,提高到2007年的56%,其中国产数控机床市场占有率从21%提高到48%。

(三)产品出口跨出新步伐

我国机床工具的出口呈现出大好形势。2001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出口8.28亿美元,其中金属加工机床出口2.32亿美元;2007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出口52.0亿美元,其中金属加工机床出口16.5亿美元,分别增长了5.3倍和6.1倍。2007年,我国数控金属加工机床出口5.0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了48.2%。其中仅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家企业,2007年产品出口额就达到了1.5亿美元。

我国机床工具行业企业重视产品出口,积极寻求新的出口渠道和出口需求地。2007年国家公布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对低档工具类产品及普通插拉刨床降低出口退税比例,但依然鼓励数控机床等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2008年金属加工机床特别是数控机床的出口将有较大幅度增长。

二、三十年来取得的经验和成果

(一)产业调整和重组取得成效

三十年来,我国机床工具行业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行业企业结构调整和重组取得成效。出现了一批新的机床群体。产业重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政府推动国企重组 “十五”以来,在政府推动下组建了一批机床集团,如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杭州机床集团公司和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公司等。近年来,又涌现出一批新机床集团。如在陕西省政府推动下,由秦川机械发展有限公司、汉江机床有限公司、汉江工具有限公司组建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公司;在重庆市政府有关部门推动下,由重庆机床厂、重庆第二机床厂和重庆工具厂组建重庆机床工具集团公司。

2.企业自主调整重组 如齐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吸收福建三明机床厂和大连瓦机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后扩大机床生产经营规模。安徽省合肥合锻压力机床有限公司、安徽晶菱机床制造有限公司、安徽双龙机床制造有限公司、安徽万马机床制造有限公司和蚌埠奥力锻压机床有限公司等企业自愿协商组成合肥锻压集团。天水星火机床有限公司并购了兰州机床厂、天水市实验机有限公司和天水拖拉机厂。

3. 民营企业并购国企和其它企业 如江苏新瑞机械有限公司(民营企业)并购宁夏长城机床厂(国企)和江苏多棱机床厂(国企),组建江苏新瑞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无锡开源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由原无锡机床厂改制而成民营企业,先后收购江苏泰兴机床厂、江苏省无锡测绘仪器厂和无锡市灵达汽车配件厂等企业组成无锡开源机床集团公司。河南鑫盛机床有限公司联合十二家协作企业组建了安阳鑫盛机械装备集团。

4.走向国际化经营 2001年以来,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国际并购重组、引进技术和合资合作空前活跃,我国7家机床骨干企业成功并购了十家国际机床工具著名企业,有效取得了国际经营管理和吸收先进技术的新途径,目前,国外并购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如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并购了世界上老牌的跨国公司英格索尔公司属下的两个工厂,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并购了世界著名机床企业希斯公司,北京第一机床厂并购了世界重型机床的娇娇者德国瓦德里西科宝公司,上海重型机床厂并购了德国的沃伦贝克公司,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并购了美国的UBA公司,哈尔宾量具刃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并购了德国的开斯公司等。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