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集团副总裁、中大汽车集团总经理马宪前不久表示,在新能源客车的三大核心技术上,客车厂家在某些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整车集成技术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动力系统优化集成的课题成为制约电动客车纵深研发的瓶颈。这主要表现在:不同的行业标准不能兼容,整车技术标准有待完善;电池成组技术有待提高;电池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有待加强;成本有待降低;电机与控制技术、电池与管理技术、动力耦合技术、整车充电技术、整车空间布置等如何适合客车的特性并与之相匹配等。而上述技术资源大多掌握在科研院校和研究机构,一般只作为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很少参与市场验证。市场体制下科研成果与企业间的经济利益、技术利益、知识产权等形成的壁垒,阻碍了企业间的合作与资源整合。如果不能在核心技术上共同攻关,那么电动客车标准的建立将遥遥无期。
另外,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这主要表现在针对不同的充电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基础配套设施不健全,各地采取的模式目前有很多种,包括电池租赁(换电)、快捷充电、充电站模式和车载充电模式等。针对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性价比、安全性、可靠性、使用经济性、配套设施适应性、技术标准的统一性等诸多问题,马宪认为,要想在短时间内克服,还很难做到。“在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和研究成果的应用上,我们同国外已有差距。所以,如何加强后发优势、集中资源优势形成全国一盘棋,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亟待正视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