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专家李正邦院士呼吁抢救钨矿资源刻不容缓

  点击数:1063  发布时间:2003-10-14 09:32
关键词:冶金
  钨是稀有金属,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我国是产钨大国,钨资源储量520万吨,占世界总储量的65%,产量及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但近年来由于乱开乱采,以原材料和低附加值的形式出口,并无序竞争,使我国钨矿资源正以惊人的速度流失。据一项最新统计,四年来,竟流失了120万吨,致使我国钨资源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百分比下降到了46%。
  面对这种状况,作为冶金专家的李正邦院士大声疾呼:抢救我国钨矿资源刻不容缓!
  他说,钨之所以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合金元素,是因为它在钢铁工业中的重要地位。我国钨50%以上用于钢铁工业。钨被用来生产高速钢,高速钢区别于一般合金工具钢,热处理后有大量碳化物相析出,制成刀具在600度左右红热温度下具有较高硬度,能保持良好的切削功能。因此,高速钢广泛应用于车刀、钻头、铣刀、拉刀、插齿刀、绞刀、丝锥和锯条。特别是随着高效自动机床、高速切削机床、积木式机床的发展,以及难切削材料的应用扩大,如高温合金、钛合金、超强度钢材切削加工等,对高速钢需求日益扩大。
  正是由于对高速钢日益扩大的需求,刺激了钨矿的生产和出口。这本不是坏事,问题是怎样经营我们的这一战略资源。李正邦院士告诉记者,5年前,我国每年出口钨矿只有600吨,然而到了前年,达到年出口8000吨。8000吨钨的概念是可以生产10万吨高速钢,其他国家可以作为战略物资来储备。他介绍,如果钨矿作为资源出口的经济价值是1,那么加工成高速钢的附加值就变成为3,再加工成刃具则变为21。而我国目前的出口情况是出口钨精矿及其中间产品占到80%以上。
  李院士曾多次深入钨、钼矿区,发现地方小钨矿、钼矿乱开乱采,是破坏资源的根本所在。我国虽有矿山法,但法律奖惩条例还不如森林法具体可行。加之外经贸部门解除了对铁合金配额的限制,误将钨铁、钼铁视为一般铁合金,也是导致钨矿外流的重要原因。
  针对这种状况,李院士指出应当尽快扭转这一局面。他建议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尽快出台资源立法,限制钨矿出口;同时希望媒体配合,让各级干部清醒地认识到保护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国策,局部利益必须服从国家长远利益;加快发展我国高速钢和刃具产业,并不断提升档次,形成规模化。目前我国已具有先进的高速钢冶炼技术;坚持废钢回收,开发共生矿分离、提取与富集技术,开展合金钢的熔融还原。

中国科技信息网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