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污水处理系统采取BOT方式运营将导致不少后遗症

  点击数:600  发布时间:2004-02-24 19:12
关键词:水处理

  台湾当地媒体2月20日报导了台湾当局打算委托民间以BOT方式建设、营运污水处理及下水道系统,将可能使自来水费暴涨5倍以上的消息,引发了台当局“行政院”、“内政部”等单位的高度关切。台当局“内政部营建署”当日强调,将来由民间建设经营的污水处理系统,初期下水道使用费仍只收每吨新台币5元(约值人民币1.2元),并且每5年调高20%,不足的部分由当局编列经费进行补贴,居民不必恐慌。不过,对于补贴的经费从何而来,“营建署”却无法给出肯定的答案。台湾当地的环境工程界担心,污水处理系统若采取BOT模式,恐将衍生不少后遗症。

  台当局“行政院”去年核定了台湾省10个县市、共11个污水下水道系统将采用委托民间建设和营运(BOT),以加速该省的污水下水道的普及率。其中又把台北县的淡水、高雄市的楠梓地区列为优先示范对象。按照BOT的精神,民间厂商如果想赚钱,就必须向接管用户收取下水道使用费。但是,光是为了保本,楠梓地区每吨污水的下水道使用费必须高达新台币25.66元(约值人民币6元),淡水地区更高达新台币29元(约值人民币6.8元),由于下水道使用费是随自来水水费一起进行征收的,因此台湾省将来的水费每吨势必因此暴涨到新台币30元(约值人民币7元)以上。

  台北市的下水道使用费目前每吨只收新台币5元,而该市每吨污水的处理成本高达新台币18元(约值人民币4.2元),如果台北市“政府”不编列经费进行补贴,台北市民每用一吨水将至少要交新台币25元(约值人民币5.8元)。因此,若没有当局财政补贴,上述11个示范区的水价势必因此向上暴涨。

  台当局“营建署”却强调,“世界上其他地方也有许多BOT经验,他们能做到,台湾为何做不到”?台湾省下水道协会理事长胡兆康对此表示,国外的污水系统BOT经验,都是先有完整的法规和配套制度之后才推行的,例如新房子不接污水管就拿不到建筑执照和使用执照,老房子不接管则会受重罚。而台湾省内的“法令”不完备,同时岛内政治混乱,政治人物不愿得罪“选民”,让用户接管困难重重,是BOT的障碍之一。

  其次,污水系统盖好了,最怕没有稳定的水源可供处理,如果一座民营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有50万吨,每天却只有5万吨可以处理,“厂商岂不大亏钱?”胡兆康认为,这种风险是厂商最担心的,届时不是迫使当局再拿钱贴补厂商、就是厂商倒闭,由当局来收烂摊子,付出的成本将更大。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