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上半年的中国小型PLC市场受到了一定的震荡,尤其是出口型生产制造商显得尤为困难,这从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小型PLC市场的增长。但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应用行业的复苏、中国制造商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系统成本的控制需求加强,2009中国小型PLC市场走出了基本和中国整体经济类似的V字形发展趋势,这让我们看到了小型PLC市场的发展潜力,那么未来小型PLC的发展方向如何?在本土企业力量不断加强的局面下,小型PLC市场的竞争会呈现怎样的格局?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下,国外品牌与国内品牌有哪些不同的应对策略?围绕这些问题,此期《自动化博览》与业内小型PLC厂商代表进行了交流。
参与人员:
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与驱动集团北方区自动化产品部低端组高级产品推广经理 黄雪锋
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PLC产品开发处经理 张绍坤
北京和利时自动化驱动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拓展部副总经理 王国锋
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自动化OEM控制器产品部市场部经理 张笑丰
自动化博览:目前市场上的小型PLC,其特点和功能都有着极大的提升,譬如运动控制与通信能力,可以说很多小型PLC已经接近或者超越了中型PLC的界限,那么您如何看待国内小型PLC逐渐中型化的问题?
张笑丰
张笑丰:小型PLC中型化的现象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绝不会完全取代中型PLC。具体从以下3个方面来看:第一,这种现象是由某些竞争激烈的OEM行业首先推动的。当成熟机型的成熟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在下一代新技术到来前,成本竞争成为唯一利器。因此原本用中型PLC的客户开始在小型PLC中寻求解决方案;第二,面对这样的需求,PLC供应商可以有至少2种选择,或者直接降低中型PLC成本,或者将小型PLC中型化,但是导致市场上出现后者的现象是因为目前PLC市场存在原始设备生产商(OEM)和最终用户(EU)的划分,这种需求往往在OEM较为强烈,为了不影响各供应商在EU市场的利润空间和项目用户使用习惯,出现了小型PLC中型化的现象;第三,从进口品牌PLC供应商主动防御方面来看,由于小型PLC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避免一味的价格竞争,需要在小型PLC的产品上增加一些针对国内品牌的竞争壁垒。运动控制、通讯成为了很好的方式,比如西门子的Profinet,三菱的CC-Link以及施耐德的CANopen。
黄雪锋: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PLC生产厂家设计能力不断的提升,把更多的嵌入式技术,低功耗的电子技术引入小型PLC的设计中,把本来只能由中型PLC才能完成的性能,在小型PLC上也逐一实现,这无疑对广大小型PLC用户带来了更多的实惠。同时也使小型PLC用户,尤其是设备生产商提高自身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创造了条件,这更加为小型PLC更大规模的应用提供了机会。
张绍坤:小型PLC逐渐中性化的问题与大型PLC、DCS向更小规模发展都是一样的道理,原因不在于规模大更好,或者规模小更灵活,而在于工业总线技术的成熟,速度越来越快,可靠性越来越高,使得分散控制应用到越来越多的场合。
目前来看,小型PLC的性能仍会继续随着半导体技术进步不断的向上提升,尤其在运动控制和工业总线方面,但最大点数不一定会增加。有网络功能的小型PLC可能会比中型PLC更加方便大型生产线的应用,即智能型分布式I/O的应用。
自动化博览:目前国内客户对小型PLC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而产品价格却呈下降趋势,面对功能趋高而价格趋低之间的矛盾,您如何看待?该如何解决?
王国锋
王国锋:几乎所有的主流企业都在“产品”或“价格”这两个方面做文章,这两者的改变是易行的,但更加困难的是生意模式上的改革。
(1)应该集中资金和技术力量,大力提高产品可靠性、兼容性,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敢于在国际舞台上与跨国企业进行竞争,只有这样国产PLC产品才能在中国的自动化产业市场立足。
(2)继续发挥PLC应用技术的优势,扩大应用领域。将PLC应用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同时,还要凭借技术和劳动力优势,逐渐融入国际PLC的应用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使我国应用技术优势形成真正的增值服务,带动相关成套设备和软件产业的发展。
(3)在扩大PLC应用范围的同时,在软件集成上下功夫。针对不同的工业生产过程,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系统集成软件、人机界面软件和应用软件。
(4)在发展小型PLC产品方面,必须在集成性、功能性、适用性、经济性等方面选择一个合适的平衡点,设计出满足用户不同要求的产品。立足于国内市场,国内PLC厂商可以根据用户的特殊需求快速地为用户专门定制个性化产品。
(5)加大宣传力度,取得国民信任。国产PLC的发展离不开用户的支持,国内PLC厂商应该利用各种媒体宣传PLC产品 ,开展相关的PLC技术研讨会,产品展示会等,加强与用户的沟通,消除用户的偏见,并且根据用户的反馈意见,对产品的性能进行不断地完善。
张绍坤:随着小型PLC应用市场的成长,产品价格下降是一种正常趋势,这既是量价因子在起作用,同时,竞争者日益增多,也会造成价格下降,这些因子最终都将回馈整个用户群。但是,中达不完全认可功能趋高而价格趋低是必然的,实际上,如何帮助客户更好的应用PLC与产品价格的影响力同样重要。
黄雪锋:在面对客户时,西门子更看重的是与客户的长期合作,而不是看重短期的利益,所以在给客户配置自动化方案的时候,总是力求给客户配置性价比最高的方案,而不是考虑一时的得失。同时西门子也会适时地引导客户,对于客户目前系统不需要的或没有实际意义的高功能,会告知客户,冷静选择。西门子的方案只有真正为客户带来了实际效益,客户才愿意与西门子长期合作,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西门子PLC产品在客户中有良好口碑的重要原因。
张笑丰:这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也是有利于中国用户来增加中国OEM机器出口竞争力的手段之一。最终市场会留下真正有能力和有意愿的PLC供应商。
自动化博览:您认为未来阻碍中国小型PLC市场发展的最大瓶颈是什么?
黄雪锋
黄雪锋:(1)小型PLC通信接口的标准开放性,目前中国市场上小型PLC品牌总多,自成体系,通信接口不统一,很难相互通信。
(2)中国大部分机械设备生产厂商的产品技术附加值偏低,生产不稳定,缺乏全球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导致其对小型PLC需求不稳定。
(3)恶性的价格竞争,会导致部分小型PLC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降低,从而影响PLC的更大规模应用。
张绍坤:诚然目前有很多中国小型PLC市场利好的条件,但这不等同于未来销售数量会大幅提升,相反,随着大陆人工成本的上升,低端产机外移至印度或东南亚等地区,粗放产业技术向精进产业技术的提升,高端小型PLC数量成长将更加乐观,低端小型PLC成长将会非常有限。
王国锋:与国际品牌相比,国产品牌处于绝对的弱势,基本未能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小型PLC是产品化程度很高的产品,国外跨国公司已经有几十年的经营历史,国际上主要PLC供应商排名近十年来几乎没有变化。面对如此成熟、稳定的市场,国内企业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在由技术、产品、品牌、营销、资金、人才、质量、服务等因素构成的经营链条上,需要对每一个环节精心处理,任何一个环节的隐患都会造成整个链条的断裂。国产小型PLC面临一重要制约因素就是产品的市场化。面对如此分散的市场,国内企业必须有效地组织筹划传统的销售活动。与国外跨国公司的强势营销不同,国内企业的突破点应放在终端客户,尤其是采购流程更为高效的民营企业,能够很快从试用到批量采购。在中国,缺乏强制标准是制约PLC技术和市场发展的因素之一。
张笑丰:最大的瓶颈应该来自于小型PLC应用市场的多样化,当传统工业行业遇到发展瓶颈时,PLC厂商是否能找到更多的、新的增长行业将成为PLC发展的关键。
自动化博览:您预计未来小型PLC技术会朝着哪些方向发展?
张绍坤
黄雪锋:(1)运动控制技术的集成。小型PLC高速脉冲输出,高速计数器性能会不断提升,同时高速相应的开关量输入输出通道的集成,可以满足更多行业的高速动态响应需求。(2)通信联网能力的增强。随着客户需求不断的提高,机器设备之间的联网需求会越来越多,开放的标准工业以太网通信口和远程实时监测和维护的功能也会更多的出现在小型PLC产品上。
张绍坤:小型PLC技术的主要方向是更加快速、网络化、运动控制和更加人性化的应用接口,更多的整合技术会融入PLC,PLC与其它产品的整合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工业自动化的趋势。
王国锋:(1)功能更强大。在原有开关量处理的基础上,PLC将进一步增强模拟量处理能力,并不断融合顺序控制、过程控制和运动控制功能。同时,PLC的运算速度、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也将不断提高。小型PLC不仅具有顺序控制和逻辑联锁功能,还移植了大中型PLC的一些高级功能,如模拟量的闭环调节和运动控制等。
(2)网络化。无论是大型PLC还是小型PLC,网络功能不断增强。PLC向上可以连接各种管理网,向下可连接各种现场设备。即使是小型PLC,不仅要完成单机设备的控制,还要对相关设备进行协调,因此通过网络交换信息就显得十分重要。
(3)标准化和开放性。通过自由组合模块化和标准化的硬件,同一厂商的产品可以灵活地组成满足不同要求的控制系统。同时,PLC将越来越开放,它提供的将是一个开放性平台,通过提供标准化和开放性的接口,PLC可以很方便地接入其它系统。另外,越来越多的PLC采用标准的编程语言。
(4)专业化。不同行业在采用PLC时其关注点会有所不同,故其功能需求也会不一样。因此,在PLC通用功能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行业应用特点开发专业化PLC产品,不仅可以提高产品性能、降低产品成本,而且可以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和专业化水平,提高产品的综合竞争实力。这种专业化应用不仅体现在软件功能上,也体现在硬件构成上。
张笑丰:集成化和网络化已经在近几年的小型PLC新产品中初露端倪,未来会继续强化,另外还会在软件平台上有更深入的发展。PLC的软件平台将不仅仅只针对PLC产品,而会成为所有自动化产品平台的综合。最大化的共享资源,节省开发周期和成本。正如施耐德电气即将推出的小型PLC软件平台——SoMachine,就是在朝着这样的目标应运而生的自动化综合软件技术。其“一个软件”、“一根电缆”和“一次下载”的理念将会贯穿未来所有的施耐德自动化产品。
可以看出,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虽然对小型PLC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PLC产品在中国依然有很大的应用空间。随着小型PLC系统性能的不断提升,小型PLC在系统集成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多,但主流应用依然以单机自动化的设备控制为主。小型PLC也会更多的应用到技术要求比较高的机械制造行业,例如包装,印刷机械,电子制造和机床行业。同时在一些网络通信比较强的行业也会有更多的机会,例如节能减排、环保设备、水质大气监测、绿色能源等行业。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小型企业将采用经济、实用的自动化产品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实力。所以,或许中国的小型企业也会成为中国小型PLC非常有潜力的市场之一。
目前,中国小型PLC市场的竞争格局因为国内品牌力量的日趋活跃,出现了新的格局。虽然还没有呈现白热化的较量,但我们或许可以大胆的预期,中国小型PLC市场竞争格局的改变将会对整个OEM市场格局产生重要影响。这就需要厂商更加谨慎的对产品、价格及销售模式等方面进行部署。
——转自《自动化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