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工业互联网应该“回归”工业企业主导

  点击数:695  发布时间:2020-04-07 13:24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链接,催生以线上线下一体、信息与物理融合为特征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形成全新的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对未来工业发展将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影响。
关键词:大数据 ,人工智能 ,工业互联网

16.jpg

重庆邮电大学工业互联网学院院长王平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链接,催生以线上线下一体、信息与物理融合为特征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形成全新的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对未来工业发展将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影响。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技术,由图 1 所示的设备-生产自动化、连接-工业物联网、平台-工业大数据、应用-产业链协同、安全防护、标准规范等六大要素组成,其技术进步取决于检测与自动化、计算机与网络通信、云计算与信息安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各项技术的整体水平。

17.jpg

图 1 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六大要素示意图

工业互联网的本质内涵

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的工业系统,其本质内涵是“人-机-物”深度融合的智能网络空间。工业不可能在“+互联网”之后就能够突然拔地而起,青云直上,超越了最基本的物理定律。对工业生产而言信息技术只是工具,鲜明的行业鸿沟、变化多端的企业流程是对工业互联网的巨大挑战,只有遵循工业的基本物理属性、深耕行业专有技术,将信息技术与专有技术深度融合才能有效应对这些挑战。这也就是“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真谛所在。

应用是工业互联网的王道

应用是工业互联网的王道,没有应用,一切都毫无意义。数据贯穿工业互联网的各个环节而,没有数据一切应用都只是空中楼阁、水中捞月。数据的获取首先要解决互接问题,工业物联网连接所有生产装备、智能仪器仪表、各种智能终端都源源不断地获取生产数据。只有通过自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实现工业过程的广泛互联,解决平台内容空心化问题,平台才能真正支撑工业应用。只有保证了工业互联网的安全,所有的工作才有意义。因此,工业物联网的发展必须坚持“应用是王道、数据是核心、互联是基础、平台是支撑、安全是保障”。

工业互联网应该“回归”工业企业主导

常言道“术有专攻,业有所长”,对工业企业而言专有技术或技术诀窍(Know-How)才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Predix 发展的教训充分说明,工业互联网姓“工”而不是姓“网”。工业互联网只有“回归”工业企业主导才能健康发展。

工业的基本物理属性决定了它需要渐进,需要稳行。根据统计,信息技术出现十年过后才在工业现场规模化应用。究其原因,一种信息技术应用于工业现场,必须解决环境适应性(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振动碰撞的机械环境、干扰辐射的电磁环境)和时间确定性(在精确的时间点上动作必须要发生,既不能提前,也不能延后)问题,否则就会给工业生产带来灾难性事故。因此,工业互联网实现广泛应用首先必须解决工业的基本物理属性问题,也就是信息技术应用于工业现场的环境适应性问题和时间确定性问题。

正如2018年11月26日人民邮电报“GE折戟工业互联网的启示”一文所述:工业互联网是一个很好的概念,但被好大喜功的浮躁所拖累。作为先进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入融合的新兴事物,工业互联网需要技术沉淀,需要时间成长,需要政府引导,需要业界耐心,需要资本呵护,不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夜之间遍地开花。

摘自《自动化博览》2020年3月刊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