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制造业稳增长 国常会四大举措精准实施

  点击数:293  发布时间:2020-01-09 10:20
2020年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聚焦“制造业稳增长”,引来市场一片叫好。此次会议从推进改革创新、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扩大制造业开放、深挖内需潜力四大方面着力,兼具推动制造业转型、提质、升级。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这对正处于关键转型期的中国制造业而言,将起到进一步激发主体活力的关键作用,由此带来制造业之于经济整体的基础支撑作用或将得以进一步释放。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工业经济 ,先进制造业

2020年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聚焦“制造业稳增长”,引来市场一片叫好。此次会议从推进改革创新、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扩大制造业开放、深挖内需潜力四大方面着力,兼具推动制造业转型、提质、升级。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这对正处于关键转型期的中国制造业而言,将起到进一步激发主体活力的关键作用,由此带来制造业之于经济整体的基础支撑作用或将得以进一步释放。

促进制造业回稳刻不容缓

近年来,伴随我国工业增速逐步趋缓,尤其是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部门受到国际经济环境以及国内结构调整冲击最为剧烈,其中,受利润率低、成本高企以及核心技术匮乏等因素影响,我国制造业正在经历转型升级、涅槃重生的关键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1—12月,我国制造业PMI指数仅在3月、4月、11月、12月分别录得50.5、50.1、50.2、50.2高于荣枯线的数据,其余月份均低于荣枯线以下,显示2019年制造业景气状况不尽如人意,同时也反映了制造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践行转型升级的压力仍在,客观上需要政策层面继续发力激发企业活力,在调动主动性上深化内功。

根据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要用改革的办法和市场化措施,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动能,促进制造业稳增长。会议提出围绕推进改革创新、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扩大制造业开放、深挖内需潜力展开布局。其中,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方面,会议要求大力改善营商环境,继续实施以制造业为重点的减税降费措施。推动降低制造业用电成本和企业电信资费,全部放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方式,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鼓励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股权投资、债券融资等更多向制造业倾斜。加大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

可见,一方面是围绕降成本继续释放减税降费利好,另一方面是大力解决制造业企业融资难,这些正是当前制造业企业的燃眉之急。

此外,诸如清除影响制造业开放政策落地的各种障碍,鼓励企业面向国际市场参与竞争、开展合作;推动适应国内需求的工业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丰富消费者选择等则继续释放了制造业品质提升和消费升级的积极信号。

提升积极性是激活制造业增长的关键

对于近年来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国内消费需求升级和国际多方压力的共和处境,学界普遍认为,应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即客观促进制造业自身的转型升级,向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前行。

那么,究竟真正左右制造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何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提升企业积极性激活制造业活力是关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就是通过一系列减税降费等具体措施实现企业降成本。”王晋斌认为,一直以来,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负债率高、税收负担重等加剧了我国工业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的成本压力,这在对外贸易上已经显示了不利,比如很多跨国制造业企业将代工厂迁出中国,转向东南亚等地区。

“与此同时,工业企业利润率偏低也共同抬高了企业成本。”王晋斌说,降成本应该是现阶段政策的着力点之一。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客观规律,但围绕负债率、税收负担等采取诸如降低融资成本、保证不错的行业平均收益率,吸引各方资本有意愿进入制造业等工业部门的具体措施,显然有助于降低成本,提升成本优势。”王晋斌说,前提是先要确保实体经济有钱可赚,尽快解决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的衔接问题,以切实减少我国工业企业利润微薄甚至亏损的企业数量。

显然,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2020年将大力改善营商环境,继续实施以制造业为重点的减税降费措施令人期待。此外,对于强技术,寻求技术突破而言,王晋斌认为,现阶段,我国仰仗传统的工业增长模式不会改变,因此一方面应该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探索基础创新,另一方面也应该为传统工业企业留下发展空间。

“工业经济的竞争力提升本质上也是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王晋斌强调,中国的工业化是多层次的,既需要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的工业部门,以期在国际工业经济舞台上后发制人;也需要预留传统工业部门的发展空间,毕竟,我国已经占据世界第一大工业生产国的地位,工业部门齐全,且人口众多,正需要不同层次需求的劳动力人口,借此也可形成双赢,即通过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形成并提供足够多的劳动岗位,满足就业需求。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