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污染的水、土壤和空气引发了中国社会广泛的不满,迫使曾经奉行“先发展,后治理”政策的中国领导人改变了态度。2014年3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宣布“向污染宣战”,一个月后,政府25年来首次修订了环保法。
但是,在这样的形式下,还是有很多企业和当地官员心存侥幸。近日,媒体频繁曝光湖南重金属污染事件,昔日的桃花源变成寸草不生的荒地,致使当地老百姓癌症多发。幸福源于发展,幸福亦毁于发展。不重视环境保护的发展,只能走向灭亡。
2014年,“绿色”是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在2015年仍将继续。制造过程要全面考虑环境和资源的因素,尽可能地要做到对环境的污染最小,对资源的消耗也最小。
同世界各国一样,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大任务。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是必然趋势。工厂自动化技术在推动可持续生产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一个追求节能降耗和循环经济的时代,节能降耗技术就是最先进的生产力,这种情况下,企业只追求高利润而无视环境的承受力,无疑会和时代背道而驰,会被新的生产力和市场所抛弃。
人类的延续一刻也离不开制造业,自动化作为一个非独立的行业,将日益融入制造业的每一个环节,制造业越是向高级发展,自动化的功能越是凸显。自动化将通过越来越完美的控制,实现制造业的节能、降耗、绿色和可持续生产。
在节能减排方面,许多自动化企业也在以各种方式积极助力中国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如西门子的“节能效益分享”模式、霍尼韦尔的“能源合同管理”模式、ABB的绩效服务。此外,许多中国的自动化企业也在节能降耗领域都做出了不错的业绩,尤其是其保护环境的理念和行动非常值得肯定,比如和利时等。
“绿色”升级或许正蓄积着新的红利成为自动化企业的发展方向。自动化企业只有修炼自身的强势,顺应节能降耗的发展趋势,不断推出创新产品,有针对性地提供行业解决方案,通过多种技术的融合与集成,才能帮助制造业企业降低能源消耗,提升生产效率,转型升级为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企业。
1.我有以下需求: | |
|
|
2.详细的需求: | |
* | |
姓名: | * |
单位: | |
电话: | * |
邮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