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仪表业今年产销增幅或达15%

厂商:《自动化博览》
  点击数:5438  发布时间:2014-07-15 17:58
“预计今年仪器仪表产业的产销增幅将在15%左右,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的增速。”日前,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奚家成判断说。
关键词:教学仪器 ,仪器仪表 ,制造

    “预计今年仪器仪表产业的产销增幅将在15%左右,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的增速。”日前,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奚家成判断说。

    他表示,经过近两年的调整,该行业同比增幅已由近30%的高点降至10%~20%的中速增长区。2013年,行业的主营收入保持了15.1%的较高增幅,可以说,行业平稳进入了中速发展期。

    平稳进入中速发展期

    2013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实现主营收入8256亿元,主营收入同比增幅达15.1%,略高于机械行业的产销增幅。

    奚家成分析认为行业的较高增幅主要受益于工业自动化和与民生有关的分行业两个领域。

    首先,我国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和机电产品的升级换代,不断提升了对工业自动化产品的需求。2013年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的主营收入首次超过了3000亿元,同比增幅达16.6%,呈现出线上企业数量过千的良好发展态势。

    其次,与民生有关的分行业虽然行业不大,占比少,企业规模小,但由于基数低,在国家重视民生的方针指引下增幅较高,如农林牧渔专用仪器(增幅24.7%)、气象海洋导航仪器(19.2%)、车用仪表(17.3%)、教学仪器(16.6%)、衡器(15.7%)、医疗仪器设备(19.5%)等。再如,与家家户户有关的供应用仪表,其中的电、水、气表经过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去年增幅虽然不高(12.6%),但是以北方15省市为主的热量表和供热监控系统需求上升,出现了上亿元的订货大单和工程项目。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另一个重要的领域科学仪器产业中,虽然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和企业的重视使得科学仪器的需求量增长,但由于中高档科学仪器技术难度大、批量小、单价高,我国制造业的相对优势因素作用小,因此该行业2013年虽取得了不少科研和产业化成果,但用量多、影响大的主干品种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进口量始终居高不下,因此国内企业的产销增幅不高。 

    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在奚家成看来,技术进步与市场需求的结合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而仪器仪表行业的结构调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服务对象和领域的调整。一是由工业和科技需求为主向工业、科技、民生需求均衡发展转变;二是由适应以新项目为主向技改和新项目并重、技改居多的市场变化;三是改变在工业领域中火电、冶金占比过高的情况,向与当前各工业领域发展相应的较均衡的方向调整。

    其次,新产品和中高档产品的增幅大于一般产品。据了解,2013年仪器仪表产业中产销增幅能达到15%以上的企业绝大部分都得益于新产品和中高档产品的产业化,相应的同类产品的进口和“三资”企业的产销则在下降或增长减缓。

    此外,集成、服务性业务的增长要快于生产制造。一批以节能减排、专业性技改、测试服务为主业的企业都快速成长,在发展最快的工业自动化行业中,其产值已超过三分之一。很多以产品制造为主的企业,已设立了工程集成和服务业务的子公司或事业部,其经营额达10%~30%及以上不等,在总经营额中的占比也在不断上升。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