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BOT方式建设的哈尔滨太平污水处理厂

  点击数:255  发布时间:2006-04-25 06:24
关键词:水处理
  哈尔滨太平污水处理厂,每天还松花江30多万立方米符合国家规定的环保标准的水,而以BOT方式运作的企业,也在建设和运营中创造了一个个佳绩。
  8座直径48米长的二沉池,整齐地排列在哈尔滨太平污水处理厂内。池内,经过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将很快被注入松花江。

  哈尔滨太平污水处理厂,不仅每天还松花江30多万立方米符合国家规定的环保标准的水,而以BOT方式运作的企业,也在建设和运营中创造了一个个佳绩。

  0.6元/吨污水处理费国内同等规模最低价

  2003年9月,哈尔滨市政府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哈尔滨太平污水处理厂项目BOT业主。经过激烈竞争,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与北美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最终以0.598元/吨污水处理服务费中标。

  0.6元/吨处理费,国内同等规模污水处理厂最低价。

  选择到黑龙江投资,联合体有着成熟的考虑:清华大学与黑龙江省有着较好的省校合作基础;国内许多大的河流治污工程基本完毕,而松花江水污染治理工作却刚刚开始不久,潜力巨大,需要抢抓先机;发达地区,县级已经兴建污水处理厂,黑龙江则刚刚起步,市场前景好;黑龙江的水价低,上涨空间大。

  2004年初,清华同方(哈尔滨)水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具体负责太平污水处理厂投资、建设和运营,并与哈尔滨市政府签订了项目协议:太平污水处理厂由清华同方(哈尔滨)水务有限公司负责建设,日处理污水32.5万吨,特许经营期为25年。

  作为BOT项目,水价一经确认,造价和工期就决定着运营的大部分成本,影响着企业的效益。

  “BOT方式中,业主既是投资方,也是建设方,又是企业的管理者和受益方。而从工程施工开始,我们就努力控制成本,并采用了投资、建设为运营服务,控制造价和工期、降低运营成本的新机制模式。”清华同方(哈尔滨)水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朴庸健道出了获得最佳效益的真谛。

  从签订项目协议到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

  四大控制管理方式实现低成本建设

  2004年6月,工程正式开工后,BOT方式的优势更是不断凸显出来。

  实施“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四大控制建设管理方式,公司由被动审查建设单位的施工意见,改为掌握主动权,控制指挥施工造价和进度;由领导型改为专家型,重大事项由公司直接确定,实现低成本建设。

  施工单位转包现象比比皆是,而每个环节赚取的都是建设方的利润。因而,在项目施工招标过程中,公司便与施工单位签订的是一包到底的硬性合同。

  常规施工是按照月计划不变的进度控制模式,公司将其改为正常施工周进度控制,关键环节日进度控制模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这种管理模式下,4座直径48米的初沉池,2组长105米、宽100米的厌氧好氧池、8座直径48米的二沉池及全部附属土建工程仅用了五个多月的时间,在全国同类工程中也是少见。

  “监理和建设单位就应该像管家和主人一样的关系,既要各司其责,又要相互配合,这样才能把家管好。”朴庸健这样比喻公司与监理的关系。“监理必须发挥全过程、全方位监理职能,在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全程监督;成立由公司、监理人员和设计人员组成领导小组,对一些重大单项工程和关键环节制定详细的工程施工组织方案和施工保障方案。”

  一项项新管理模式,带来了显著成效:整个建设工期比原定计划提前了近20个月,14个月就完成国内同类水厂3年的建设,投资收益提前了1年多;单位建设成本为东北地区污水处理厂平均造价成本的70%左右。而由于降低工程造价带来的折旧费、财务费用年节省了2000万元。

  细算账,整个工程投资减少了近2亿元。

  建设成本降低了,施工质量多次在省及哈尔滨评选中名列前茅。

  运营管理显优势创造了行业数项第一

  2005年12月工厂试运营后,BOT方式再次印证了运营管理上的优势。

  采用清华同方自有知识产权的RH2000自控系统,不仅实现部分工艺无人值守的最优状态,也比从国外引进节省近1000万元。

  在管理方式上,制定了巡检和考勤制度。员工定岗定责,手持一卡,定时在各个管理点巡检设备,巡检的时间、巡视的周期及巡检发现的各管理点运行状态,均记录在中央控制室。此法不仅仅提高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管理人员,且保证了每个管理点不被漏检。公司50名员工,仅是国家同等规模的企业人员的40%。

  哈尔滨太平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过程,创造了东北地区乃至全国污水处理行业的数项第一:目前国内城市污水处理行业最大的BOT项目、东北地区建设速度最快的项目;国内同等规模污水处理厂水价最低;国内自有知识产权含量最高的污水处理项目。

  今年2月,工厂正式运营,不足3个月的时间,已经呈现出了良好的运行态势。

  “费用降低了,也就相应减少了百姓和企业缴纳的污水处理费,减轻了居民经济负担,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而已经良性运营的企业,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BOT真正实现了多赢。”朴庸健如是说。

  新闻链接

  何为BOT

  BOT即建设———经营———移交(或转让),是一种特殊的投资方式。其基本作法是:政府在一定期限内通过特许协议将基础设施建设、经营和管理权转让给项目投资人,投资人在特许经营期内,自主筹资、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享收益,当特许期届满后,投资人将该基础设施全部完好地、无偿地移交给政府管理的一种融资方式。

  BOT方式的实质,是将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管理民营化。(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