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泉镇污水处理厂由南京环科所设计。这里没有其他污水厂一片片的水泥池、发酵池,污水厂所谓的“集水井”、“沉淀池”、“净化池”,全是一口口长满芦苇、水芹、菱角、藕类的水塘,面积有80亩。设计者因地制宜,将镇区生产、生活污水自流进镇北大片废弃的沟塘,通过格栅去掉漂浮物沉淀1天后,通过提升水泵沉入氧化池曝气处理,再流入两片18亩的净化塘,4天净化后排放就流出汩汩清水了。镇里垃圾堆放场的渗漏液也流入污水厂处理。
汤泉镇副镇长李秀宏介绍,污水厂氧化池是污水厂唯一生化处理的部分,去除污水中的COD,而污水中富含的氮、磷等成分,全部由水生植物净化,省掉用化学法处理的大笔投资,污水厂仅一两人就能维持运行,维修方便。记者现场看到,经过水生植物吸收后,最后一片净化塘里(排放前)不时有鱼儿活蹦乱跳,水面一群野鸭在觅食,排出的水比河水还清。经环保部门检测,排放水后COD含量降到60,BOD15,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南京市建委城镇处副处长申伟宁评价,建水生植物污水处理厂,运行简单,投资节省,处理低浓度的乡镇生活污水很适用。虽然植物污水厂处理周期较长,占地较大,但要是建生化污水厂,处理一吨生活污水要3000元,一座万吨级污水厂要3000多万元,对那些经济欠发达又急于改善环境的乡镇来说,要划算得多。 (顾巍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