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配送环节,采用射频技术能大大加快配送的速度和提高拣选与分发过程的效率与准确率,并能减少人工、降低配送成本。如果到达中央配送中心的所有商品都贴有RFID标签,在进入中央配送中心时,托盘通过一个阅读器,读取托盘上所有货箱上的标签内容。系统将这些信息与发货记录进行核对,以检测出可能的错误,然后将RFID标签更新为最新的商品存放地点和状态。
(五)生产环节
在生产制造环节应用RFID技术,可以完成自动化生产线运作,实现在整个生产线上对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和产成品的识别与跟踪,减少人工识别成本和出错率,提高效率和效益。特别是在采用JIT(Just-in-Time)准时制生产方式的流水线上,原材料与零部件必须准时送达到工位上。采用了RFID技术之后,就能通过识别电子标签来快速从品类繁多的库存中准确地找出工位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RFID技术还能帮助管理人员及时根据生产进度发出补货信息,实现流水线均衡、稳步生产,同时也加强了对质量的控制与追踪。
四、RFID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信息处理上的优势
(一)增加供应链的可视性,提高供应链的适应性能力
通过在供应链全过程中使用RFID技术,从商品的生产完成到零售商再到最终用户,商品在整个供应链上的分布情况以及商品本身的信息,都完全可以实时、准确地反映在企业的信息系统中,大大增加了企业供应链的可视性,使得企业的整个供应链和物流管理过程都将变成一个完全透明的体系。快速、实时、准确的信息使得企业乃至整个供应链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复杂多变的市场作出快速的反应,提高供应链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
(二)降低库存水平,提高库存管理能力
现代物流管理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为主要目的。库存成本是物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降低库存水平成为现代物流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将RFID技术应用于库存管理中,企业能够实时掌握商品的库存信息,从中了解每种商品的需求模式及时进行补货,结合自动补货系统以及供应商管理库存(VMI)解决方案,提高库存管理能力,降低库存水平。
(三)有助于企业资产实现可视化管理
在企业资产管理中使用RFID技术,对叉车、运输车辆等设备的生产运作过程都通过标签化的方式进行实时的追踪,便可以实时地监控这些设备的使用情况,实现对企业资产的可视化管理,有助于企业对其整体资产进行合理的规划应用。
(四)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RFID技术的使用,能大大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使得企业能够更有效地整合其业务流程,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与此同时,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准确、实时的物流信息,并能降低运营成本,实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
五、RFID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信息处理上的劣势
(一)价格是RFID走向大规模市场应用的最大障碍
RFID标签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目前一个RFID标签的价格大概在25到30美分左右。这如果是对于集装箱或者汽车、电器冰箱之类的大宗货物来说,当然算不上什么;但如果是相对于小宗商品来讲,这一价格必然会遭到成本上的质疑。
(二)RFID在技术上存在安全隐患
RFID标签无法对阅读器进行身份验证。RFID标签一旦接近阅读器,就会无条件自动发出信号,无法辨别其扫描器是否合法。这将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因为只要有一台阅读器,任何人都能获取贴有RFID标签的货品信息。
(三)RFID目前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
目前RFID存在两个技术标准阵营,MIT Auto-ID Center与日本的Ubiquitous ID Center分别提出各自不同的基础协议。而这两大阵营中,都有不同的厂商支持。采取何种标准,势必会影响各个厂商的市场份额,进而影响产业链的积极互动合作。
六、结论
在强大的市场导向下,RFID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必将引起一场重大的变革,它将成为未来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现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快速、准确、实时的信息获取及处理将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RFID技术的应用对于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现代物流管理来说尤为重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RFID技术将逐步深入到现代物流管理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