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视点:纺机趋向进行功能优化、人机界面等多方面的工业设计(上)

  点击数:896  发布时间:2007-03-05 07:54
关键词:人机界面

 “自从丝普兰SPR700喷气织机在北京、上海两大纺机展会上亮相以来,无论是用户还是同行都说我们家的织机就像一位身段婀娜的美女。”工业设计专业出身的无锡丝普兰喷气织机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丁超英为丝普兰SPR700喷气织机的诞生投入了数十万元,聘请浙江大学工程与心理学的博士,针对亚洲纺织女工的身理和心理特征,为机器进行了外观、功能优化、人机界面等多方面的工业设计,并由此获得了5项外观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他相信,打造高档织机中的“美女”能为他带来可观的商业效益。
  这个钱花得值
  “现在世界纺织中心在向亚洲转移,亚洲绝大多数的织机挡车工是女性,因此,织机的结构应该与人体尺寸,也就是亚洲纺织女工的身体尺寸有合理的配合关系。在丝普兰喷气织机的造型设计中,我们根据操作性质和流程,将整机显示和控制区作了清晰的划分并设置为合理的开放状态。整机形态简洁流畅,既降低了环境中的视觉信息噪音,又在操作的监控阶段突出了故障信号。”丝普兰SPR700的主要设计者——浙江大学工程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关忻博士向记者阐述了她的设计理念。
  在专业设计人员看来,工业设计是基于对产品的功能和人的特性的研究,对产品的形式进行创新,其直观的效果是美观的外形,但是反映出来的是机器的内在价值。因此,工业设计一直是增加产品附加价值,进而增加其市场竞争力的利器。
事实也是如此,尽管第十届中国国际纺机展上丝普兰的展位被安排在了不起眼的角落,但她以流线型的外观和1000转/分钟的车速吸引了大量参观者驻足观看。“现在,在我们参与的各种竞标项目中,她都能以精巧独特的外观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吸引用户的眼球,从而为我们赢得更多争取用户的机会。”丁超英告诉记者,一直以来,相当一部分中国的纺机制造都是靠复制照搬国外制造商的图纸,生产出来的设备都是国外设备的翻版,导致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现在,中国的纺机制造开始进入自主创新的时代,我们有能力开始设计并制造更加符合亚洲纺织工人操作的、有中国特色的织机产品。同时,中国的纺机也开始走出国门,与国外纺机制造商同台竞技,我们需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设计。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