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简介

专业致力于电气工业领域的电气公司,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强大的实力,输配电、工业控制和自动化是施耐德电气携手并进的两大领域。拥有梅兰日兰、莫迪康、美商实快、TE电器四大品牌。

  • 公司类型:供应商

联系方式

重视OEM市场 构建双赢模式

厂商: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点击数:3081  发布时间:11-02-16 16:19
经济危机的阴霾已拂去,自动化厂商的强势反击则是必然之选,重视OEM市场构建双赢模式是施耐德选择的发展道路。2011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契合中国节能减排的发展战略,希望施耐德利用其优选自动化解决方案,帮助更多的中国用户,真正做到善用其效,尽显其能。

    明确的产品策略无疑为施耐德的发展打造了一个颇具优势的平台,然而,施耐德的竞争优势远不止此。徐骏讲到:“施耐德的竞争优势第一是能提供非常宽泛的产品平台,随着MachineStruxure的发布, 施耐德电气成为了业界唯一一家将嵌入式智能技术同时运用于PLC,HMI,Driver,Motion四个智能平台的制造商。共同推进四个不同硬件控制平台的能力和魄力是无人能及的。第二,如今客户最关心的不仅是硬件的平台,更要求有良好的软性功能。也许我们还没有帮助所有用户达到完美优化,但我们做到了在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内,帮助客户联合设计和开发机器,用我们的服务提高他们机器的价值。”

    面对充分竞争的市场,软实力的重要性已经显而易见,修德华认为: “服务对客户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工作重点是跟客户建立一个双赢的业务模式。帮助客户去设计、开发更多性价比高的产品。如果选择闭门造车就很难自我提高,就像汽车的生产商如果没有引擎生产商的帮助,则无法提高车辆的引擎,建立互信和共赢的业务模式才能从对方身上获取最大的价值。我们需要到不同客户的应用现场了解他们的应用状况和需求,尤其针对重点客户,施耐德完全做好准备去跟他们共同面对挑战。其次,我们拥有非常强大的国际服务网络,无论客户将机器发到欧洲还是印度,如果机器发生了问题我们会有很快的反应机制,确保客户能联系到施耐德在当地的工作人员,并且能够去到客户现场。这就是施耐德全球化的策略。我们坚信无论是售前、售中还是售后,服务会成为施耐德一个十分重要的核心竞争优势。”

    中国市场的重要地位无可动摇

    中国自动化市场发展之快恐怕是任何人也没有预计到的,市场需求的迅猛增长也使中国备受关注。施耐德电气工业事业部OEM解决方案全球高级副总裁Elie Belbel第一次来到中国是1999年,十余年的时间他看到的变化令他感到不可思议,他说:“过去,中国的制造业市场是以简单机器设备为主,而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在中国我们已经能够很清晰地看到从低端、中端到高端,完全不同的机械设备。就高端机械来讲,在中国所应用的设备自动化程度和德国已没有本质性的区别。我们若要更好地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产品以及解决方案必须宽和全。中国自动化市场的变化速度超出人们的想象。尽管全球的产品已经能够很大程度上符合中国客户的要求,但与此同时,中国客户市场会有特有的需求出现。中国市场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市场,中国的客户永远在寻找好中更好的东西。施耐德很高兴参与了整个中国产业升级换代的过程,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加快这一进程。”
 


施耐德电气工业事业部OEM解决方案
全球高级副总裁
Elie Belbel


     施耐德中国的整体业务在全球业务中紧随法国排名第二,中国OEM市场的份额占全球业务的20%~30%,Elie Belbel认为2010年中国OEM业务取得的成绩远远超过市场增长本身,中国市场的重要地位已无可动摇。

    修德华表示,2011年施耐德针对中国市场已有详尽的计划,核心仍然是围绕“成为全球能源管理专家”布局。他进一步补充道:“目前,中国政府对于工业发展首当其冲是做好节能减排。在2010年底,施耐德甚至通过拉电闸的方式降低能源消耗。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高涨,对于我们的工作也会更加重要。因此,更好地管理能源仍是我们发展的重点。施耐德在今年将逐渐整合到统一的全球品牌上,通过各方面的宣传,不断提高我们的品牌价值。”

    经济危机的阴霾已拂去,自动化厂商的强势反击则是必然之选,重视OEM市场构建双赢模式是施耐德选择的发展道路。2011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契合中国节能减排的发展战略,希望施耐德利用其优选自动化解决方案,帮助更多的中国用户,真正做到善用其效,尽显其能。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