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简介

康耐视公司是为制造自动化领域提供机器视觉系统、视觉软件、视觉传感器和表面检测系统的全球领先提供商。康耐视也是领先的工业 ID 读码器提供商。

  • 公司类型:供应商

联系方式
  • 康耐视视觉检测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遵义路150号南丰城C座1903-1906室
  • 邮编:200051
  • 电话:400-008-1133
  • 传真:
  • 网址:http://www.cognex.cn
  • Email:info.cn@cognex.com
  • 联系人:市场部

创新、节能与增效在康耐视看来并非难事

厂商:康耐视视觉检测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点击数:1587  发布时间:10-02-09 10:55
我们对该视觉系统十分满意—得益于康耐视和Compar提供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我们预计仅从时间上衡量,第一年将节省100,000多瑞郎,这将是一笔十分可观的投资回报。

ID 读码器节省了组装时间并改进了对外科器械的追踪


    一般医院中各种手术用外科器械的准确组装对于多数医院来说是一件既耗时又困难的手动操作任务。中心消毒部的技师通常会对器械进行清洗并根据医生提供的工具清单将其重新组装到器械包中,然后再进行消毒以备第二天的手术使用。问题是当医生第二天打开器械套件时可能会发现缺少某些器械,然后技师会迅速寻找丢失的器械,这样就需要延迟手术时间。

    Censis 开发出了一种名为 Censitrac 的软件产品。利用该产品医院可以先设置外科器械包工具清单,然后确保将正确的器械加载至相应的外壳器械包内。在每件器械中均通过电化方式采用了一个 2D Data Matrix 条形码,在组装过程中对此条形码进行扫描可以确保准确的器械包组装,同时还可通过该条形码对各器械的位置进行追踪。读取外壳器械光亮表面上的条形码非常困难。在发现能够提供此关键应用所需的准确性、速度和简便性的康耐视 DataMan® 7500 之前,Censis 曾使用过五代 ID 读码器。

外科器械包组装难题

    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圣托马斯医院的注册护士兼中心消毒部管理员 Pat Stefanik 说:“过去我们的器械组装工作都是根据一份称为盘点单的文件执行的。由于不同医生都有自己的器械使用偏好,而且我们的医生还使用大量的非传统器械,因而导致我们的这项任务显得非常复杂。例如,有些医生喜欢将其所有刮器放在一起,所有剪刀另外放在一起;而其他医生则想要将所有带环的器械放在一起。其结果就是中心消毒部与外科部的关系没有想象的那样好。若某件器械丢失,第一个念头就是中心消毒部出错了。”

    Censis 首席技术官 Janice Hardrath 说:“使用盘点单的传统方式存在许多问题。“盘点单通常用数据表生成然后影印。当该清单有所改动时,很难再找回以前所有错误的纸质清单然后用正确的信息加以修改。当外科器械包被送到手术室然后发现器械不正确或缺失时,最大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这通常会导致需要在手术室中等待、手术过程增加风险以及医生的不满。”

    旧方式的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无法识别或记录器械或对其运动进行追踪。一但消毒负载存在生物测试问题,医院需要明确负载中有哪些器械以及这些器械目前的位置。这对于传统方式来说比较困难,因为这需要依赖于手写记录和组装此器械包的人员的记忆。医院经常会丢失大量的器械并需要花费相当量的资金重新购置。器械在使用过一定次数后需要执行维护,但用手动方式无法确定每件器械已经使用的次数,所以就会出现有些器械被维护多次而有些则可能缺少维护的情况。

创新解决方案

    Censis 的创建者开发出了在每件器械上设置条形码并在软件包中对工具清单进行维护的管理理念。然后,执行套件组装的技师就可以对每件器械进行扫描,使用的软件也可确保相应的所有器械均已组装在套件之中。标记器械的过程以及之后准确读取该标记的过程经事实验证是整个管理理念中最为困难的一环。Hardrath 说:“我们一开始使用激光在器械上蚀刻标记,然后转而使用印有 2D Data Matrix 条码的胶粘标签。由于在清洗和消毒过程很难保持胶粘剂正常作用,所以 Censis 尝试使用激光粘合此标签。最终,该公司选择了采用 3mm Data Matrix 条形码的电化标记技术。此标记法经证明可提供能在手术、清洗和消毒磨损后仍保持耐用性和可读性。

寻找合适的 ID 读码器

    寻找合适的 ID 读码器也是一项挑战。Hardrath 说:“我们已经使用过五代不同的扫描仪。每代都比其前一代效果好,但只有最后一代能满足我们快速且可靠地读取标记的要求。”外科器械一般都是银白色金属,通常为不锈钢或铝。其表面有些为漫射面,而有些则为镜面。有些是平整的,有些则是凹曲的。表面的反射率使得很难形成较好的标记图像。

    通常情况下,Censis 过去曾尝试使用的扫描仪能够使用可解释表面反射率的算法读取标记。但问题是扫描与计算过程所需的时间太长。若有发生延迟,技师通常会将器械取出然后重新开始,或者返回去继续使用之前的手动方式。将器械从一侧缓慢移动到另一侧,以便扫描仪可以从不同角度查看标记并应用算法对反射率做出解释,这样可取得最佳效果。

    Hardrath 设立了一项被她称作扫描出局的比赛,目的是为了找出最适用于其工作的视觉系统。“我将 30 种不同类型的器械组合在一起,这些类型包括凹曲、平整、光亮、漫射、有色和无色。我将包括康耐视 DataMan 7500 在内的市场上三种首选系列并排排列。我们让多位不同人员对器械进行扫描。然后再对扫描结果、每件器械所需的扫描时间以及参与人员对各扫描仪的反应进行测量。”

    Hardrath 说:“康耐视 DataMan 7500 明显优于其他设备。参与扫描的多数人都评论说使用此 ID 读码器能够快速简便地获取出色的扫描结果。所以我们决定在 Censitrac 软件中配合使用康耐视设备。此领域中现有 250 件 DataMan 7500 扫描仪。每家医院平均有五件这样的扫描仪,最多的是 30 件。我们的客户非常喜欢该产品。多数医院均决定用新康耐视产品更换其前一代扫描仪。”

    康耐视 DataMan 7500 系列 ID 读码器将照明、软件和光学创新结合,具有其独特的功能。这些 ID 读码器中使用可处理多种劣质代码外观的软件。DataMan 读码器可为任何表面上任何类型的标记提供最佳照明效果。集成散射灯可提供高反射部位(如圆形光亮表面上的电化蚀刻标记)所需的柔和照明效果。康耐视 DataMan 7500 是首个可手持验证的解决方案,符合自动识别和行动技术协会 (AIM) 2D Data Matrix 代码质量分级要求。

    Censitrac 克服了与器械手动追踪方式以及自动追踪方式(追踪器械包而非单个器械)有关的各项问题。该软件可提高器械包组装过程的自动化水平,从而确保 100% 准确的组装和各器械运动的自动化追踪,不管其位于器械包内还是散乱盘存。这样就能立即确定所有器械的位置。Censitrac 对器械的使用进行测量,包括器械包中哪些器械要在手术中使用以及哪些不能用,然后准确确定应在何时执行维护操作。

圣托马斯医院中的重大改善

    Stefanik 说:“在我们使用 Censitrac 的第一天,我们就发现出错次数有了明显的降低。同样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现在能够明确每个器械包的位置。手术室有时会呼叫说缺少某件器械。多数情况下,我会在 Censitrac 中查找但却发现该器械已经经过扫描且已放置在送至手术室的器械包中。我会将此告知手术室,在多数情况下他们会四处找寻一下并发现该器械确实已经在手术室中。若仍未找到,我们会立即进行扫描并找出其他已经置于器械包中的相同器械送到手术室,不会耽误任何时间。”

    Stefanik 补充说:“自从 Censis 将我们的读码器升级至康耐视 DataMan 7500 系列手持 ID 读码器后,情况得到了一系列重大改善。我们使用过的前两台扫描仪是固定不动的,我们需要在拿着器械在其下运动,这样操作起来就有些困难。与之相反,DataMan 7500 是可移动的,因此我们可以一次性在多种器械上方移动该设备,非常省时。DataMan 比我们用过的其他扫描仪快许多,器械的准确度达到 100%。DataMan 扫描仪也是我们见过的最耐用的一种。使用以前的扫描仪时,很容易造成损坏,但据我所知,我们还从未损坏过一台康耐视扫描仪。”
 

康耐视实现外科植入物完全自动化检测


    百分之百的检测和识别对多数产品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低产量通常会导致高成本,如果相关产品的类型广泛多样的话,情况更是如此。很好的一个实例是DePuy Spine(总部位于瑞士,强生公司旗下品牌),该公司生产小型植入物,如用于脊柱外科的钉。

    以前此类型的生产是手工完成的,但随着生产要求变得日益严格,显而易见只有视觉技术才能提供必需的解决方案。与完全自动化的在线检测相比,使用桌面机器人的灵活的工件自动化技术和整合了康耐视视觉工具库(CVL)强大功能的Compar视觉系统与生产环境更为匹配,且更加经济。

正确的视觉平台

    康耐视的系统集成合作伙伴—Compar开发了基于康耐视视觉工具库的功能灵活和可升级的视觉解决方案。

    每个植入物放置在泡罩包装的格子中。每批产品使用编码识别,有些包装格子可能是空的。放置在格子中的产品被传送到桌面并通过视觉系统进行检测。自动检测系统(AIS)由以下两部分组成:2轴桌面机器人和基于PC的视觉系统(使用康耐视视觉工具库作为平台)。相机装配在桌面机器人的y轴,而泡罩包装则沿x轴在相机的下方通过。对每个包装格可以进行一系列的检测。为了简化每批产品的数据输入,系统配备了条形码扫描仪。所检测的数据和设定值与允许的公差范围进行比较。如果检测到有瑕疵的产品,系统会触发警报,质量保证人员会移除相关产品进行手工检测。该系统另一附加优势是能够通过跟踪每批产品的检测结果,并且把它们以做今后的参考,从而保证了完全符合21 CFR part 11标准。使用视觉技术使检测流程自动化后,DePuy能够确保为每批产品储存的检测结果是可靠的。

主要优势

  • 在机械环境中整合视觉技术,实现对整批产品的一次性检测
  • 实施完整的检测,确保产品合格
  • 在外科植入物销往世界各地前,确保百分之百的检测和质量控制
  • 确保产品一致性的完整质量跟踪
  • 手工流程变得更为高效
  • 相机无需精确定位,且检测结果仍然可靠。


Compar和康耐视提供的可升级的视觉解决方案

    该应用环境的未来扩展方案包括表面检测、印刷设计图检测、焊接点检测和读码。此处所提及的解决方案可以轻松地适用于其它许多类型的检测和识别应用环境。DePuy Spine的生产经理Johann Faneca说道:“我们对该视觉系统十分满意—得益于康耐视和Compar提供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我们预计仅从时间上衡量,第一年将节省100,000多瑞郎,这将是一笔十分可观的投资回报。”


药瓶的计数与检验

 

    康耐视 In-Sight 促成了首个完全集成式托盘检验系统的面世,它将机器视觉首次用到了医药行业自动托盘处理中。这套系统由 Clarke Engineering Services Inc. 开发,命名为 TIS-3000。该公司选择 In-Sight 是因为它的准确、可靠和简单、易用。操作员只需了解基本的机器视觉知识,即可操作系统。通过该系统,Eli Lilly, Indianapolis, IN 可以检验瓶盖的颜色、找出不合适的封装、识别损坏的药瓶以及调整药瓶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