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500强企业,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专家施耐德电气在公司近180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开拓进取,积极创新。自1987年在天津成立第一家合资厂,施耐德电气中国根植中国二十余载;从最初的中低压配电及工业自动化行业领先者,发展成能够为能源与基础设施、工业、数据中心与网络、楼宇和住宅五大市场的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能效解决方案,并帮助他们提高能效高达30%。
世界在变化,医疗设施也在不断改变以满足新的需求。首先,世界人口正在不断增长,人口结构老龄化。至2060年底,6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将增加近一倍,这意味着需要医疗保健服务的人数也将增加,需要创新的解决方案来更好地应对即将到来的患者潮。其次,对于超过50%的医疗管理人员而言,患者满意度现在已经成为 “排在前五” 的关注点。成功改善患者体验的医院,患者也很可能出现更好地结果。第三,在生命有关的医疗保健环境中,安全至关重要。生命有赖于可靠的电力保障和实时获取健康记录的能力,停电会造成意想不到的代价引起负面的媒体关注,甚至会导致患者受伤或死亡。
为员工和财产提供周权保护的医院,将从更安全的氛围中受益。利用物联网来满足这些要求,正在成为标准做法。在物联网应用方面站在前沿的医院,会被视为世界一流的医疗服务商,并将为现代医疗保健的未来奠定基础。
本设计指南从电气设计、生命安全、信息及通信技术(ICT) 、安防设计、手术室设计、病房设计和能效管理等多个方面,对绿色医院的电气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从标准出发到功能实现,以及注意事项等均有涉及,供医院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建筑公司技术人员、医院设计、工程顾问等相关人员参考阅读。希望通过这样的分享,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带动更多跨领域的创新设计及工程模式的发展,协助中国医疗事业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本指南意在描述医疗建筑如何基于施耐德电气的EcoStruxureTM 医院解决方案进行设计、建设和运营,并可协助各方带来以下长期收益:
通过绿色建筑、用电安全、感染预防、安全审计、能源审计等强弱电一体化的设计架构,为病患、访客、医护人员及医院资产建立一个友好及安全的系统环境。
基于数字表计系统的全面集成及最新的电子化设备和系统,改进医院运营效率, 降低院内感染几率。
全面智能化的系统集成, 提升能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保证医疗环境的安全及患者需求不被忽视。
通过良好的规划及咨询顾问式服务,大幅度提升项目交付及实施水平,并且从医院的长期运维角度出发更好的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
1.医疗行业的发展和趋势
1.1 医疗机构的增长
经过长期发展,中国已经建立了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根据中国政府网统计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 截至2018年4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99.4万个,与2017年4月底比较,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增加7345个,其中:医院增加196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10159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减少4643个。
虽然我国医疗机构数量增长明显,但是,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与布局不合理,服务体系碎片化,部分公立医院单体规模不合理扩张等问题依然突出。
1.2 人口老龄化
到2025年,60岁以上人口的数量较现在将增加2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人民群众对医疗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为了适应今后日益增加的医疗需求,医疗机构的发展也将进一步的提升。
1.3 业务模式的改变
截至2018年4月底,全国医院总数超过3.1万个,其中:公立医院12168个,民营医院19274个。与2017年4月底相比,公立医院减少434个,民营医院增加2398个。越来越多的民营医院的设立,改变了原有的医疗业务模式。预计到2022年盈利医院的数量将是非盈利医院数量的2倍。
1.4 IoT的广泛应用
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优化医疗卫生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提供了条件,必将推动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深刻转变。医改的不断深化也对公立医院数量和资源优化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预计到2022年,使用IoT技术的医疗机构占比将到87%。
1.5 国家对医疗行业的投资持续增长
经过第三方报告统计,医院建筑市场,从2010~2020 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5.7%左右,这远远高于GDP 的增长率。中国卫生总费用占到全国GDP的7%。
1.6 医疗行业的核心关注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在大量的医院建设的同时,医院建筑的能源消耗非常惊人。如果不进行特别的专业化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其平均能耗水平是公用建筑(政府、学校、商务办公楼等)的1.5~2 倍。而在我国,公用建筑的平均能耗水平已经达到民用建筑的10 倍左右。目前,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在当前提倡绿色GDP、改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大背景下,如何建设合格的“绿色医院”,已成为医院建设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绿色医院”,其核心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保护:
保护医院接触人员的健康;
保护周围社区的健康;
保护全球环境和自然资源。
也就是说,绿色医院必须符合安全、健康、高效、低能耗四大要求。
2.医院的核心价值体现
绿色医院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保障医患安全,这包括很多方面,如安全配电、人身安全、感染控制、医疗安全等;
可靠的基础设施,如手术室配电系统可靠性需要达到99.9999%,完备的应急柴油发电机系统等;
舒适的医疗环境,这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方面;
以节能高效为出发点的能源管理,这是能源发展的方向,也是医院运营和全社会节能减排的需要。
2.1 医患安全
医患安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常规安全系统——人身、财产安全及电力供应安全;
院内感染控制策略——洗手管理及医院空间压力管理;
生命安全系统——手术室安全管理及应急备用电源;
护士呼叫系统——数字视频与门禁系统的集成;
实时定位系统——婴儿与病患管理系统;
医院关键电源解决方案。
2.2 舒适环境
医患环境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医患空间的微环境控制(空气质量、温度、照度、湿度和安全);
空气过滤质量管理;
噪声管理监控;
病患娱乐和通信管理;
访客设施和访客管理、远程探病、隔离探视。
2.3 节能高效
数字化能效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基于空间占用的服务功能;
智能、互动的医患界面;
智能表具和能耗监视统计;
能耗建模及对标管理;
企业级的能源管理和能源基准;
IP 集成的技术敏感型护士呼叫系统(施耐德电气称这种结合总线、视频、对讲及无线定位系统的护士呼叫系统为敏感型护士呼叫系统)和工作流程管理;
基于员工的智能、集成系统;
人员和资产的实时定位系统;
预防性维护保养技术;
提高自动化程度、减少工作量;
绿色及安全的工作环境。
3.医院智能数字化技术基础框架
通过以上基础框架设计将实现一个分布式但各部门同时又一体化集成的智能系统,允许隶属于不同部门的系统通过不同方式统一合作。这包括能源中心内改进能效的能耗监控系统,精神科、心理诊所及科室内员工的保护和门禁系统等以实现医患安全保护的应用,装配有先进护士呼叫服务/ 温度控制和空气环境控制的病房环境控制系统等。这个框架设计旨在实现医疗建筑内各个领域所有服务之间的信息流交互,如图1-1所示。此框架设计为患者、医护人员、访客、医疗建筑和医疗机构提供了优良的医患环境。
基于智能数字技术基础框架配置需求的设计,将协助医院以最有效的方法及最好的服务满足患者、员工、医疗机构当下和长期的环境需要。此基础框架的设计实现了高度弹性集成和分布式智能双重式构架,提高了系统正常运行时间的 (Up- Time) 最大化能力。此设计提供了比传统分散独立系统构架更好的服务及系统可用性,允许所有医院的子系统可以协同工作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绿色数字智能医疗建筑体系。各个系统和服务通过智能数字基础框架集成,将提供一个额外的智能和自动化技术层,该层将提供改进患者安全、能效、员工生产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实现空间,并在医院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为引入新型技术设置了建设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