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 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 日期: | 2008-02-28 |
---|---|---|---|
领域: | 工厂信息化 | 点击数: | 788 |
3.1工艺分析 本项目清洗设备由10个清洗槽组成。设计采用两个机械手操作,第一个机械手分管1-8槽,第二个机械手分8-10槽,其中第8槽为公共槽,下放由第一个机械手完成,提拉由第二个机械手完成。具体工艺如下: 第一个清洗篮从上料架提出,放至第一槽,经过1槽工艺时间,篮子从第一槽放至第二槽等待,然后机械手从第二槽位置挪到上料架位置,再提一篮放至第第一槽,接着机械手挪到第二槽位置,把第二槽中的蓝提出放至第三槽,然后退回到第一槽把第一槽中的篮子放至第二槽,在回到上料架,从上料架位置提篮放至第一槽,然后机械手移至第三槽,把篮子从第三槽放到第四槽,然后在第二槽放至第三槽,第一槽放至第二槽,上料架到第一槽,再移至第四槽,第四槽的篮子移至第五槽,然后第三槽到第四槽。。。。。。,以此来推一直到第八槽,然后第二个机械手动作把第八槽移至第九槽,第九槽工艺时间到,然后放到第十槽,同时第一个机械手第7槽放至第八槽,八槽工艺时间到,第八槽放到第九槽,第一个机械手按照前面步骤,一直到上料架放到第一槽,第十槽工艺时间到,第二个机械手把第十槽篮子提出放到下料架,完成一个篮子中硅片的清洗,放好后等待第八槽中篮子的工艺时间,第二个机械手取第八篮放至第九篮……..,第二个机械手与第一个机械手动作逻辑独立,唯一有关系的就是确保第8槽有篮子的时候,第一个机械手不能过去放篮子,同理没有篮子的时候,第二个机械手不能去取篮子,两个机械手不能同时出现在第八篮的上方,否则会出现不可预知的结果,损坏部件。 3.2算法优化设计 可以看出以上如果按平时一般的思路一步一步写的话,会非常的繁琐,如果要一步步写的话,程序量非常的大,而且这只是其中一种模式,如果全都是一步步写的话,估计程序两会大于16K,使之出现EH2程序容量不够写的情况,所以不得不使用更好的思路来写程序。经过考虑采用双循环的思路写程序,外循环为最前面槽的目标位,内循环为当前槽的目标位,这样所有逻辑都是以循环中的目标值来确定,这样程序量大大的减少,程序控制在6000步以内。 (1)正常清洗模式:此模式按前面的工艺处理。 (2)下班处理模式:在正常模式中如果按下下班处理模式,上料架不再上篮,等到第1个篮搬到第二个篮,直接搬第七槽搬到第八槽,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篮子全部出槽。 (3)故障处理模式:由于电器或机械出故障发生时,必须有一个故障处理模式,那故障处理首先机械手回到原点位置,然后从第八篮搬到第九篮,然后等待九槽工艺时间,时间到搬第九槽到第十槽,同时第一个机械手第七槽搬到第八槽,然后再调用下班模式,进行故障处理。 (4)数据处理:由于槽的尺寸都是不一样的,那在编写程序时数据处理工作量是很大的,在数据处理时相同的依据就是我双循环的数据。 4 结束语 本项目的技术难点之一就是一些逻辑及数据细节的处理非常的繁琐。通过重点的分析和对应设计,对于程序空间优化给出比较细致的讨论。 作者信息: 李 伟 李 强 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
![]() |
![]() |
![]() |
![]() |
![]() |
![]() |
1.我有以下需求: | |
|
|
2.详细的需求: | |
* | |
姓名: | * |
单位: | |
电话: | * |
邮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