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庄(1963-) 男,陕西富平人,副教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陕西 咸阳 712000),主要从事自动控制理论教学和PLC与变频器技术的应用研究。
1 引言
咸阳彩虹厂是1982年建厂,引进日本AIDA公司C1系列冲床是一台关键生产设备,采用继电器控制系统,已使用20多年,电气部分严重老化,关键电气元件如凸轮选择行程开关、运动监测器相继出现老化失效,而且原型号很难再购买,造成严重的连续冲压的恶性故障,更严重的是由于设备采用人工手动操作,居高不下的故障率给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虽已采取一些暂时的应急措施,如更换全部关键凸轮开关等,但这些不能从根本上确保整个系统稳定与性能提高。经过充分考虑,同时参照AIDA二、三代冲床设备的优点,对系统进行了全面改造,经过半年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故障率大为降低。
2 系统组成
该系统由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电子凸轮器等组成,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2.1 可编程序控制器
选用日本OMRON的CPM2A-60CDR-A,它有24点输入,16点输出,操作按钮、行程开关、角度反馈等共计20点。16个输出点用来控制继电器电磁阀和变频器。与原设备相比,增加了上死点的近接开关、电子凸轮角度反馈等,使设备在检测方面更加完善,自诊断功能更加全面。
2.2 调速系统采用变频器
原设备采用进口日本FUJI调速电机,电机功率为11kW。随使用条件不断变化,其中有两台设备需编入自动线生产,这就要求设备运转速度必须与自动线整体速度相匹配,即设备必须具备调速功能。笔者选择的是日本三菱的FR-A540-11K型的变频器,该变频器功能强大:1)参数控制显示方面,设有外部控制、PU(面板)操作及两者组合操作模式等多种选择;2)可针对各种不同的电机进行精细化的参数设置,使电机具备更有效的运行特性;此外,由于采用变频调速,电机不可避免发出异常噪音,通过调整变频器“PWM”频率,控制电机噪音从金属式的音频改为无害的合成形音频。
在具体使用中,还增加了工频-变频切换电路,如图2所示,使设备在手动生产时,仍使用工频工作,从而延长了变频器的寿命。在参数设置上,可从安全角度设定,接触器切换互锁时间等;在设备的操作面板上将电机的转速用转速表显示出来,清晰直观。
2.3 选用带旋转编码器的电子凸轮开关
电子凸轮开关与机械式凸轮开关相比,具有无磨损、精度高,可靠性强的特点;并与更换后的机械式凸轮开关连锁配合使用,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双保险。
电子凸轮开关选用OMRON的H8PS-8型,配用的绝对编码器型号为E6CP-AG5-C型,其主要性能有:额定电压DC24V,集电极NPN输出,并带有运转输出1路,回路计算输出1路,可方便与PLC直接相连,编码器最高响应速度为330r/ min,它自带编程和显示液晶屏,可方便进行数据改写及实时数据显示,见表1。 3 系统运行原理
当液压电机运转正常,油压正常,冲床停于上死点时,双手按下操作按钮,主电磁阀动作,工作“一行程”状态,对工件冲压一次。这时,通过高速计数器指令完成凸轮行程检测,将结果送到PLC。冲头完成一个周期,凸轮旋转360°,在0°~180°属于“点动”状态,按下停止按钮,会立刻停止。当超过180°时,停止按钮操作与否,最终只能停止在上死点。当转换开关置于“连续”状态时,冲床可自动连续完成对工件进行冲压,也可和另一台冲床组成自动线加工。冲压机动作流程图如图3所示。
4 主程序设计
根据图3控制原理分析,即可进行设备程序的编程,I/O分配如表2,主程序如图4所示。
5 结束语
可编程控制器改造设备,具有改造周期短、可靠性高的特点,本文介绍的一些设计思路及新型的控制器件,相信对同行会有很大的帮助。这批设备从2006年5月改造完成投入实际使用后,半年多的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操作方便直观、维修调整快捷,设备控制准确,故障率大幅降低,使设备性能和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当然改造后,经过反思笔者也发现系统在设计之初因考虑不周,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变频器的速度与PLC没有很好的进行数据共享,所以当设备运转速度变化时,设备在上死点停车时有轻微的波动,如果PLC对变频器的速度信号进行分析后,可通过PLC丰富的运算功能在这方面进行补偿,使操作系统更加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