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化的四个关键--控制网



中国信息化的四个关键
企业:控制网 日期:2005-06-28
领域:工控机 点击数:964



人类进入信息资源管理阶段

    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化正在悄然进行着一场划时代的转型:从“信息资源建设”阶段转入“信息资源管理”的新阶段。

    回首国内20年信息化的历程,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然而广大政府和企业用户并没有充分享受这些信息资源所带来的益处,甚至反受其累,抱怨声此起彼伏。

    任何一项新技术总有它的两面性,都是双刃剑。以往信息化建设解决了很多局部的应用问题,但是大量分散异构硬件设施、软件环境、应用系统直接导致形成了大量分散异构的信息孤岛,严重影响了信息化的整体成效。

信息孤岛湮没信息资源的价值

    在过去的若干年中我们研究开发的各种应用系统都是解决具体的独立应用,虽然解决了很多现实问题,但是距离信息资源的价值实现还相去甚远。

    随着高速信息网把信息服务带进了家庭和办公室,人们已经可以像使用自来水和煤气一样方便地使用全球信息资源。在信息资源管理时代,政府、企业同样可以享受到信息资源所释放出的无穷威力,而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不必是放弃原有的一切成果,而仅仅需要一个支撑的平台,整合信息资源是撬动未来社会的支点。

推进信息化的关键是应用

    推进信息化的关键是应用。在过去的若干年中我们研究开发的各种应用系统都是解决具体的独立应用,虽然解决了很多现实问题,但是距离信息资源的价值实现还相去甚远,反而形成了若干信息孤岛,这些信息孤岛逐渐成为了进一步信息化的障碍,为了消除障碍,实现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大量的信息资源的价值得以实现必须整合。
在过去的2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政府和企业购置的硬件设施总投入超过了万亿元,购买的应用软件系统的价值也已经超过了千亿元,但是众所周知,所有信息化系统的价值只有不超过10%的被利用了,大部分的价值被长期雪封在原始状态,并且在快速的贬值。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企业里的个人电脑的使用情况,有99%的功能是闲置的。不仅是硬件设施,更为严重的管理软件系统,不少企业和政府花重金购置的管理软件的90%以上的功能长期闲置。如果不能把应用水平提升上来,信息化的推进工作还将更加难做,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

带动应用的关键是领导

    带动应用的关键是领导。信息化工程是一把手工程,但是真正能够做到一把手工程的并不多。原因何在?所谓一把手工程并不是让一把手负责,而是说一把手来推动信息化建设。但是我们看看现在的情况,80%的企业的一把手基本上不使用电脑或者是很少使用电脑,因为所有需要使用电脑处理的工作都有秘书处理了。况且领导同志工作很忙,忙于应酬,基本上不会有时间学习IT技术,所以如果给他们提供的应用系统复杂程度太高,自然他们就不爱用,如果领导不用,其后果就是他根本不知道信息化能够带来什么好处,让他给于支持自然也就困难了,所以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的信息化都存在这样的问题,领导不用信息系统,对信息化工作的支持只是停留在口头上。

    如果,领导同志自己使用了以后他能够亲身感受到信息化所能够带来的好处,他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动力就有了。另一个原因是企业信息化管理归根结底还是管理的问题,管理的问题没有可以从下往上做的,一定是自上而下的管理,领导的示范作用和强制性要求是管理的根本。

促使领导使用信息系统的关键是简单

    促使领导使用信息系统的关键是简单。问题的症结找到了,但是并不是各级政府和企业的领导对信息化系统抵触,关键的原因其实还是在信息系统本身,现在我们看看企业和政府实施的管理信息化的系统,大部分的是从企业操作层面来考虑设计的,所以操作起来大都相当复杂,并不是我们的中高层领导可以跨掌握的,本来我们的领导就没有时间学习IT技术,我们的系统设计的再复杂点,领导们连续点击几下,希望看到的信息看不到,希望操作的功能出不来,相信我们的领导就不会再玩下去了。

    所以促使领导使用信息系统的关键是简单,所谓简单就是让领导们一点击就能够得到他们希望看到的信息,一登陆就能够使用他可以操作的信息系统。对于领导来说简单的就是最好,适用的就是完美的。

简化信息系统应用的关键手段是门户

    为了解决领导快速享用信息资源的问题,长期以来很多人都在探讨一种简单的办法,比如很多应用系统都开发了综合查询功能,有的企业开始实施决策支持系统,但是综合查询系统只能是在一个系统内实现信息的查询,而决策支持系统的工程量又太大,往往企业里的数据的准确性和数量级不能够支撑决策支持系统的正常运营,所以真正能够正常运行的决策支持系统并不多。在这两者之间如何能够找到科学的解决办法呢?

    门户技术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希望,门户技术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新技术,通过这一技术可以使企业和政府的信息系统在保持原有状态的情况下,快速提高应用效率,使得各级信息系统的使用者能够快速的看到各自需要的信息,能够快速的进入到需要使用的信息系统的关键功能模块中,大大简化了信息化应用的过程,提高了信息化应用的效率。能够帮助政府和企业快速寻找回过去多年投资的回报。

    很多人认为门户就是网站。绝非如此!门户和网站有啥区别呢?网站主要是实现内容的管理,实现对信息的采、编、校、审、发等工作。而门户是能够将若干的数据、报表、信息、内容、应用等各种分散异构的信息资源统一提供给使用者的一个平台,是一个通往各种应用系统的快捷通道。针对的用户对象有着明显的区别,处理的对象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中关村科技软件在充分研究国际软件发展趋势,国内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开发出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中间件产品――中关通用信息资源门户CenGRP,旨在对分散异构的信息资源(数据、报表、信息、内容、应用等),在兼顾原有信息资源配置体系的条件下实现无缝集成,通过对内容、数据和应用的多方面整合,实现统一门户提供的可控性服务和个性化服务,达到信息资源的最大增值。

    中关通用信息资源门户CenGRP有实现信息资源整合的可复用功能构件中间件套件,有实现信息资源整合的架构管理软件,有对信息资源整合主流标准与规范的支持软件。它能为电子政务和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信息资源整合方面的解决方案、开发工具和服务支持。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关键是老板看数据

老板看数据的困难:
●数据在应用系统中,老板不能直接看;
●数据分散在各个部门,老板不能集中看;
●数据量非常庞大,老板没时间看;
●原始数据的形态未整理,老板不好看;
●企业的运营数据不能适时地送到老板前,不能及时看。

老板看数据的特点:
●随时看关键数据。如:现金流数据、生产数据、销售数据、库存数据、费用数据等等。
●深入看比较数据。如:同期比较、上期比较、计划值比较、预警值比较、排名比较、趋势分析等。
●授权看个性数据。企业高管人员按照分工授权看不同数据。
●移动看短信数据。老板不在办公室,利用移动终端通过短信看数据。

老板看数据是关键:
●老板看数据是企业量化管理的基础。
●老板看数据是企业科学决策的前提。
●老板看数据是企业信息化第一需要。
●老板看数据是推动企业信息化动力。

用数据管理提升中小企业管理能力

1、数据管理的结构模型
    提升中小企业管理能力的核心是提高企业老板的科学决策能力,是让老板掌控数据、分析数据,实现量化决策。科学决策的基础是对企业数据的整合和开发利用。

    在企业范围内,数据分为基础数据、管理数据和关键数据三层。基础数据是存在于各业务系统中的原始数据,管理数据是对基础数据的抽取和提升,关键数据是从管理数据中抽取出来定向推送给老板的重要决策支持数据。如下图所示:

2、数据管理的应用模型
    提升中小企业管理能力的具体手段是企业老板通过数据管理门户对企业的运营系统实时监控,对于异常数据及时预警,对关键数据实施比较分析,对数据访问实施授权控制。如下图所示:



中小企业数据管理门户

1、多种方式的数据整合:应用系统数据整合、EXCEL数据整合、纸介表单扫描识别、手工表单录入;远程数据的短信报送、邮件报送、基于XML的数据交换。

2、多元结构的数据管理:数据表单管理、数据报表管理、数据分析管理、关键数据管理、数据授权管理、个性数据定制。

3、多种服务的数据门户:统计报表、分析图形、重大信息、预警提示、信息查询、短信通知、栏目定制、综合服务。

4、应用系统的单点登录:对企业已有的各种应用系统无缝整合,实现一次登录即可直接访问各应用系统。

5、文档资料的知识管理:对企业的合同文档、技术文档、知识文档等方便快捷的维护、建档和查询服务。

6、信息访问的授权控制:按照管理者的分工和职责授予信息访问权限,按照信息员的分工和职责授予信息操作权限。

中小企业数据管理门户特点
●傻瓜化,操作简单,用户不懂计算机软件就能用。
●一体化,无缝整合企业各种数据、信息、应用系统。
●专业化,专业化营销、专业化培训、专业化服务。
●产品化,成熟产品,即买即用,快速安装,方便快捷。
●经济化,物美价廉,低成本,小投入,快速见到效果。

中小企业数据管理门户价值
●帮助老板监控企业运行状况
●帮助老板比较分析经营数据
●帮助老板整合企业信息资源
●帮助老板实施企业量化管理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